查看原文
其他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浙西南革命精神现代性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丽水实践的三个路径

何义珠 之江策 2023-03-1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浙西南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产物,更是中国式现代化丽水实践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大意义、根本目的和实践路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正确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并再次强调了“用好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发扬革命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地区(今丽水市),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形成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革命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现代社会文明和现代治理的新要求,也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和动力。可见,对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代化转化,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又是地方革命精神理论发展的必然,契合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丽水调研时指出,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长期在此战斗,留有多处革命遗址,值得重视与挖掘。2019年6月,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在浙江省新闻办举行的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提出“浙西南革命精神”及其内涵表述语。随后,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深化、结合和转化实践在丽水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强调,“鼓励浙西南革命老区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总结浙西南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经验”,这标志着浙西南革命老区首次被纳入国家政策范畴。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味着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的浙西南革命老区有基础探索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有条件探寻“红绿金”融合发展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实践。



 1.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代性特征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西南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发展的光辉历程,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更是成为引领浙西南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精神力量,体现了现代性特征。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代性,是基于“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内涵呈现出来的,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物质和经济层面,代表了行为和实践;另一个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代表的是观念和理论。


“忠诚使命”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现代性,体现的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忠诚,忠诚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求是挺进”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实能量,它揭示了物质和经济层面的现代性特征,也体现了精神和文化层面的现代性特征;“植根人民” 本意就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性,维护和支持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的集中表达,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在个体层面得以实现和维护的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2.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代化转化路径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现代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经验过程,体现的是实现形式和实现过程的动态性。从演变的视角来看,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现代化是一个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挑战的社会发展的演化过程。


政策路径。政策路径是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践转化的关键所在,是为了拓展浙西南红色文化交流空间决心的建立和办法的设置,实现的是对接、配置、匹配、融入政策的功能。如《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印发,让地处丽水的浙西南革命老区首次被纳入国家政策文件范畴,为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为共同富裕、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能和实践动力搭建了国家级的平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又为浙西南革命老区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以“红绿金”融合的方式探寻高质量发展的丽水现代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决定》《关于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决议》《支持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的二十条意见》等为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人的全面发展和转化为现代化的实践动力提供了完备的政策保障。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政策路径,其实就是捕捉和运用“重要窗口”建设和革命老区振兴等政策红利,以浙西南革命精神的转化,呈现窗口效应,探索“红绿金”融合的高质量绿色现代化发展的丽水模式,也可以称为革命老区模式。


文化路径。如何将稀缺且独特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实践的日常行动和物质力量,文化路径是重要交流渠道和实现方式。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的文化路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研究。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收集更多更全的浙西南红色故事,并加强革命文物和相关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以此扩大浙西南革命精神在学界的影响力,进而辐射到生活和工作领域;二是以新闻出版、影视作品进行的媒体交流,可以形成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沉浸式体验,促进日常转化;三是以红色创意、红色产业为切入培育“红绿融合”的GDP与DEP协同增长的绿色发展亮点,探索浙西南革命老区全面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新路子,为全国其他革命老区先行探路、先行示范;四是以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提升浙西南革命精神与群众交流的互动性、实时性和有效性,并开拓红色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领域。即将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置于公共服务领域中,探索“红色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构建。以红色文化公共服务产品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的日常化和普及化效果。


地理路径。地理路径是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践转化中文化交流、精神体验的实际空间,有具体的、可感知的物质载体,即浙西南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历史文献、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等。实际上,根据《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已经规划出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践转化的地理路径。


具体来说,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践转化的文化空间拓展的地理路径,包括一个中心区、两条路线。以红军挺进师重点区域、红十三军重点活动区域和闽浙两省红军共同活动区等浙西南革命老区的三个重要空间为一个中心区;两条路线是指,从革命精神到经济发展动能转化的路线,从红色文化资源到红色公共文化产品的转化路线。从革命精神到经济发展动能转化的路线考量的是浙西南革命精神赋能浙西南革命老区现代化实践的现实价值挖掘。从红色文化资源到红色公共文化产品的转化路线,就是要把红色文化资源置入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建设中,以文献、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在公共文化空间展示,以此融入群众文化生活,进而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成为实践的精神动力。


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践转化路径将会得到不断的丰富的拓展,成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需要从浙西南革命老区从“红绿”融合向“红绿金”融合升级的定位上,深入挖掘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构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实践框架,不断深化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与浙西南革命老区现代化实践之间融合的方法、渠道及手段。这不仅能够让浙西南革命精神在现代化实践转化中不断丰富其内涵与价值,还能引起更多人的认识与认同,从而增强或形成新的活力、影响力和发展力。




作      者:何义珠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课题信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实际·实质·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21JDSZK044);丽水市软科学项目《‘重要窗口’建设背景下浙西南革命精神转化的实践路径”》(2022RKX02)。

作者简介:丽水学院副研究员、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兼职研究员、丽水市政协应用型智库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浙西南革命精神、民族地区发展。


-往期回顾-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共富驶入“快车道”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议事堂”建设的浙江模式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何以成为激发乡村绿色创新的动力

新时代电视剧中的浙江形象新在哪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浙江实践与经验

让公益长跑“顺其自然”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